通常化妆品微生物的污染有两次:一次是在化妆品的制造过程中导致的污染;第二次是由于化妆品在运输、储藏、销售及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,后者由于脱离了生产厂家的控制,只能采取在产品中添加适量防腐剂的方式来预防。制造过程中的污染主要来自生产环境,包括厂房和车间环境(空气)、原料及设备、生产人员、包装材料中的微生物污染,那么怎样控制这些污染呢?
一、厂房和车间环境
厂房和车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空气,它包括尘埃和空气中的微生物,经检测:未经清洁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约为4×104~3.5×105个/ m3,应采用的控制措施是:1、“风淋”缓冲间、有效隔离生产车间及定期杀毒灭菌(最好使用臭氧发生器,臭氧的浓度在10~20mg/l);2、生产车间采用空气净化装置,安装紫外线消毒灯(强度≥70微瓦/cm2、按30瓦/10 m2 设置)。处理后的化妆品车间要求空气洁净度在10000~100000级之间。
空气中微生物的采样测定:检测方法—自然沉降法(即平板暴露法),采样点:对角线五点。暴露时间:5~30min。计算:细(真)菌数(cfu)/m3=N×100/A×5/T×1000/10=50000N/AT 。
二、化妆品原料及设备
(一)生产用水及其设备
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原料是生产用水,一般是去离子水,最好随时处理随时使用,以防止储存时间过长滋生微生物。生产用水控制点:1、细菌总数<100cfu/mL;2、去离子水储存时间≤24h;3、水处理装置细菌总数应<10cfu/mL,当细菌总数>10cfu/mL时,必须对处理系统进行检修。水处理方式常用的有三种:反渗透过滤、超过滤紫外线、臭氧消毒,其中臭氧消毒方法可以达到较好效果,但要保证臭氧气体的质量浓度为10mg/L,臭氧与生产用水的接触时间在5~10min之间。水质微生物检测应每日进行,水处理装置及各用水点,则每星期至少进行一次微生物检验。
(二)其它原料及其设备
化学合成的原料中活细菌较少,动植物原料中活细菌较高。控制措施:原料应密封、低温、干燥、防潮保存,微生物指标要<10cfu/g或mL且不存在病原菌。
生产设备、周转桶、储存容器应定期清洗与消毒。生产初期、中间、结束等不同时期抽样检测细菌数量,以监控生产环节的产品质量。
2007版《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》中指出:生产眼部用护肤类、婴儿和儿童用护肤类化妆品的半成品储存间、灌装间、清洁容器储存间应达到30万级洁净要求;其它护肤类化妆品的半成品储存间、灌装间、清洁容器储存间宜达到30万级洁净要求。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储存间、灌装间、洁净容器储存间和更衣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小于1000cfu/立方米;灌装间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小于20cfu/平方米。
台面机器表面采样检测:使用标准灭菌规格平板采样,用棉试子涂抹取样,样品经过处理与培养后,物体表面污染微生物数(cfu/cm2)=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×稀释度×5/采样面积(cm2)。
三、生产人员
操作人员在进入二次更衣室、灌装室、半成品贮存间等洁净区时应进行手部消毒、二次更衣,尤其是进入灌装室时更不能大声喧哗,否则,须离开灌装设备。2007版《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》中指出: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小于300cfu/只手,并不得检出致病菌。采样方法、检测方法参照GB15979-2002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》。操作人员手的采样及微生物检测方法:将浸有无菌稀释液的棉试子在双手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抹两次,取采样棉试子做适当稀释处理,取稀释液适量作活菌计数。计算:手污染总数(cfu/只)=平板上菌落数×稀释倍数×5/2。
四、包装材料
包装材料应视清洁程度清洗与消毒。洁净的包装材料在灌装前需经紫外线灭菌半小时以上,半成品容器也按此要求。包装容器的检测方法:根据容器大小取适量的无菌水浸涮容器,采样液作适当稀释后接种平板。广口瓶或盒也可用无菌试子涂抹方法采样。计算;容器污染总菌数(cfu/个)=平板上菌落数×稀释倍数×所加稀释液量。
总之,洗化盐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自空气、水、原料、设备、操作人员和包装容器,虽说沐浴盐的主要成分是盐,而盐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,产品中极少会有微生物生长成活,但我们在生产环境中也必须加以控制,以确保产品卫生质量安全。